校园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生活

第四周晨会 传统文化

作者:赵亦玮     发布时间:2019-03-11     浏览次数:2557 

:尊敬的老师们

: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早上好!

:我是高一年级的杨恒朗

:我是高一年级的王子璇,很荣幸由我们来主持今天的晨会


: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今天的升旗手,一位是来自初一年级严天辰同学他是一个性格活泼,阳光,乐于助人的男生,担任年级体育委员和班级班长。他兴趣爱好广泛,喜欢篮球,田径,素描,钢琴等。曾多次在校内外各种体育和艺术比赛中获奖。他的座右铭是Never give up



:另一位是来自初一年级秦天润同学他的兴趣爱好广泛,爱好文学,喜欢阅读。空闲时喜欢听听音乐,弹弹吉他,画画国画。平时在班级里工作认真负责,尽心尽力。开学以来,在学校上努力改变认知,力争超越以前的自己。他的座右铭是:明天努力一点点,做更好的自己。



:文化是一个名族的精神财富,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优良的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它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发展,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也反映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传统文化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我国的传统节日,民间的手工技艺地方戏曲……无一不是传统文化沉淀下来的名族瑰宝。

:这些瑰宝融汇了古人大量的智慧,传统文化的灿烂辉煌也显示了中华文明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接下来有请初年级的臧敏竹同学,请谈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初一年级的臧敏竹。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中华世纪坛序》有言:“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从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商朝,到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从丝绸之路开辟到秦汉时期,文化典籍纷纷涌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几千年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卓越辉煌。

其实,传统文化不仅在于典籍,更是源于生活。这个寒假,我们班的雏鹰假日小队就用自己的双手去发现身边有趣的传统文化。我们制作了花灯,剪了剪纸,写了一幅幅寄托着美好愿望的福字。我们在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体会到了传统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也无形中传承了先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然而,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拥抱西方文化,忘却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为外国语学校的学生,我认为,了解西方文化并无坏处,但一味的妄自菲薄便会显得甚是荒唐。正如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所言,“学习西方语言不是为了崇洋媚外,而是为了传播中华文化”。再如,文学大师林语堂先生——他学贯中西,凭借一部《京华烟云》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堪称中国文化译出的典范。那个“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语言天才,用中国人的性灵,征服了挑剔的西方人,成功地将中国文化的精髓介绍给了西方,改变着世界对中国的偏见和看法。在世界联系更加紧密的今天,我们更要向优秀的前辈们学习,努力充实自我,博览群书,理智思考,以身作则,将中华文明的种子传播到世界各地。

也许有人会问,当今社会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真的有这么重要吗?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淀形成的,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纽带。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积极担负起传承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世界。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谢谢大家!

:感谢臧敏竹同学的分享

:说得没错。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在当前历史条件下,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中国”的重要内容。

:接下来,让我们有请高二年级的周亦萌同学谈谈她对于文化传承的看法。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

我是来自高二年级的周亦萌,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传承。

无论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从桃花源到西湖烟雨,我们历来所追求的,归根结底不过是如苏东坡说的那样,此心安处是吾乡。

前一段时间很火的诗词大会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那种冲击,相信很多人在观看的时候,都会忍不住想起曾经那些校园时光里面每天需要抓耳挠腮才能背下的枯燥诗句,现在细细品味起来,竟然别有一丝清香。金庸老先生的逝世,再一次掀起了武侠小说的热潮。他笔下的文字,基于对历史的改编,甚至在阴阳五行、儒道佛学也均有涉猎。无论是诗词还是小说,之所以沉吟至今而不被人遗忘,其本质是他们所流露出的,对于传统文化的虔诚,这是一个民族的魂,是我们自己的魂。

我们都深知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赋予了传统文化最为神圣的一个动词:传承。在我们高中文学社的课程中,老师花费了很多的精力去讲述中国诗词,讲述金庸的文化情怀,讲述太多太多写作以外的事物,因为传统文化是文学、乃至社会发展的根基之一,是我们必须要传承下去的。传承是什么?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传统文化,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一旦血脉堵死了,中国只能被称为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而我们的责任,就是疏通血脉,并使这条长河浩浩流淌。

在我的印象中,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大抵持两种态度,一是只有批判而没有发掘,只有抛弃而没有肯定。二是认为传统文化束之高阁,只存在于博物馆和录像带中。但后来我逐渐发现,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和文化相关的事物。无论是中国诗词大会还是前段时间刚刚结束的国风美少年,传统文化,正在以一种新的形势,不容阻挡的渗透进每个人心中,我们甚至可以称之为,一种复兴。但是,当我为之高兴节目里的一位选手用非常完美的高音唱完了整段京剧时,为什么用的是高音,并非戏腔,因为他用了流行的技巧唱了最古老的艺术。评委是这样点评的“唱功很好,但请问,这是京剧吗?” 那个时候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明明这位选手唱的无可挑剔,我却怎么听怎么别扭。我们终于敢于正视传统文化,敢于将他带入我们的生活,但同时,我们缺少了对于文化的敬畏。

人不能忘了自己的魂。大家都记得琼瑶剧里那一句“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又是否了解过这句话出自乐府里的“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呢,我们充满热血地喊着“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时,又是否知道它是《汉书》中的那句“修身好古,实事求是”呢。有多少人批判封建礼教时慷慨陈词又在宣扬文化时退缩,在为了流行文化摇旗呐喊时眼看着传统文化成为泡沫。抑或着,打着传统文化的情怀,却做着与“流行唱法唱京剧”一样,背离传统文化的事呢?

文化确实是要发展的,但若只是一味追求普及,追求大众化,那最终也只能是发展,担不起“传承”二字,更成为不了一个民族魂。

它其中中蕴含的,不仅是历史,还有许多当今人们无法领悟透彻的哲理。所以最后,我想用程砚秋先生的代表作,京剧《锁麟囊》当中的一句词作结尾:休恋逝水,早悟兰因。兰因指菩提树之果,是最美好的事物,希望同学们能够领悟到传统文化的美好并传承下去,也祝愿我辈之中人才济济,当得起一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谢谢大家!


:感谢周亦萌同学,传统文化彰显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各族儿女的强大精神力量。

:传统文化早已融入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而我们也更应该传承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文化是文明的精髓,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文化是夜空中高悬皎洁的明月,见证时光飞逝也依旧耀眼,文化也是茫茫大漠中一尊高大的雕塑,经历风沙的洗礼也依然屹立不倒。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一个民族最珍贵,最庞大的精神财富。只有世世代代长期积累,传承文化。我们才能魏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合: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