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  教研动态

善用模型,揭露人体奥秘——耳和听觉​

作者:朱文璟     发布时间:2021-05-25     浏览次数:2698 

       20210525日,我校生物组庞巧老师在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开设了一节新教师课堂教学展示课。本节课面向初一年级,选自苏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三节《人体感知信息》,庞巧老师以《耳和听觉》为教学内容开展课堂教学。

 庞老师以四个活动为线索贯穿始终,加以任务单为佐,课堂生动有趣、形式多样。

 首先,庞老师以一段音频为导入,让学生辨别声音的种类,思考“之所以能听到这些声音主要靠哪个器官来完成?”,从而引入课题——耳和听觉。

接着,进入活动一:观察耳的结构。学生以4人为一组,对照课本自主学习,按照由外而内的顺序,认识耳的结构,并填写任务单。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学生能主动得说出耳的结构,将知识内化。

 活动二:趣探耳的功能。庞老师运用资料分析、趣味小实验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说出耳各个结构的功能。本节课最大亮点——3个趣味小实验。

 在趣味小实验一中,庞老师将外耳比作玻璃漏斗,指导学生以相同且较快的速度分别向漏斗和吸管倒水,观察水是否洒出,从而得出外耳具有收集和传导声波的作用。

 在趣味小实验二中,学生使用气球、烧杯制作鼓膜模型,并利用音叉、蔗糖颗粒模拟鼓膜的震动传声。化抽象为具体,趣味十足。

 在趣味小实验三中,通过感受、比较捏住鼻子做吞咽动作和松手做吞咽动作时的耳内变化,结合图片,学生分析得出咽鼓管与鼓室的作用。

 活动三:揭晓听觉的形成庞老师让学生4人为一组,观看视频、结合课本知识,得出听觉的形成过程,并请小组贴图展示。

 活动四:探究耳的保护学生通过听声音频率诊断自己的听力是否受损,从而联系生活谈谈如何保护耳。

 本节课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学生课后还在交流自己的听力受损情况和日常不健康的用耳习惯。同区的老师们也赞赏了庞老师,作为一位新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扎实,内容详实、有趣,教学设计符合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并有所创新,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