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周晨会 国家公祭日

时间:2023-12-11浏览:10

:尊敬的老师们,

: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早上好。

:我是来自初三年级周芷澜

:我是来自初三年级刘天乐,很荣幸由我们来主持今天的晨会。


刘: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本周升旗手。一位是来自初三年级的周璇同学,她品学兼优,乐于助人,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她兴趣爱好广泛,喜欢阅读、刺绣、做手工等。她的人生格言是:遵守规则是社会进步的基础。


:另一位是来自初三年级的徐辰雨煊同学,在年级担任生活委员,在班级担任副班长,是同学们的好榜样,老师的好助手。他成绩优异,兴趣爱好广泛,喜欢机械、军事和音乐等。人生格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1937年12月13日,是用尖刀刻在中华儿女心头上的日子,这伤痕深,至今不能复原这伤痕之痛,至今仍痛彻心扉

6个星期,42天,30万同胞被日军残忍杀害,每12秒就有一位华夏儿女的生命消逝。

即使闭上眼,血流成河的画面也中浮现,即使捂上耳,嘶声力竭的哭喊也会在耳中回荡。这一天,中国人是南京人心中永远的痛。

:约翰·拉贝,一个名字,却承载着二战时期南京大屠杀中一段鲜为人知的人道主义故事。他身份特殊,是纳粹党元老,却因其在南京的行动而被中国人民称为“洋菩萨”、“中国的辛德勒”。拉贝的选择不仅改变了他个人的命运,更在历史的长河中刻下了一笔人类道德的伟大篇章。有请周长挚同学带来演讲《勿忘国殇,吾辈自强》,掌声欢迎。


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不忘国耻,奋勇前进”。

19372023,历史碾过86圈年轮。86年来,和平鸽翩翩飞舞,白菊花年年盛放,历史的脚步渐渐走远,但一段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记忆却从未随着时光有丝毫消褪,这份记忆,叫南京大屠杀。

懂得缅怀的民族必然善于倾听历史深处的回音。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在南京进行惨绝人寰的屠杀时,德国的约翰拉贝先生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和其他国际友人一同毅然选择留下,接纳救济了无数的中国人。他和日军斗智斗勇,尽其所能地阻止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施暴。并写下了著名的《拉贝日记》,记录下他目睹的日军暴行。被公认为是南京大屠杀事件数量最多、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史料。在拉贝先生力透纸背的笔下,没有铺陈的悲壮,叱咤的雄豪,却一字一句以第一人称将惨痛的景象写下,触动着每个读者的心。下面我将为大家朗读一段《拉贝日记》的原文:

The sky to the south is all flames. The two dugouts in the garden are now filled to the brim with refugees. There are knocks at both gates to the property. Women and children plead to be let in. And I cannot listen to their wailing any longer, so I open both gates and let everyone in who wants in.All the women and children, their eyes big with terror, are sitting on the grass in the garden, pressed closely together, in part to keep warm, in part to give each other courage. Their one hope is that I, the foreign devil, will drive these evil spirits away.

“火光映红了整个南面的天空。现如今,我院子里的两个防空洞都被中国难民挤得满满当当。我住所的两扇大门上,敲门声不绝于耳。门外的妇女和儿童们恳求我放他们进来。隔着门听着他们的哀号痛哭,拒绝他们我真的于心不忍,于是我大开双门,让他们全都进来。所有的妇女、儿童,眼中充溢着惶恐不安;或是为了能够取暖、或是为了能够鼓舞对方,他们互相紧挨着彼此坐在院中的草地上。他们心中有一个希望,那便是我,能够把阴魂驱散,将恶鬼驱走,让邪恶散去。”

面对不同的民族,却能以超越个人、战争、国家的英勇之姿屹立在浩劫与无数生灵之间,属实值得我们发自内心的敬佩。正因如此,拉贝先生没有被忘记,也不会被忘记。身在和平年代,被富强祖国拥抱的我们,也不能忘却那些背后的身影。他们是历史,是死去的同胞,是像拉贝一样的英灵,他们用希望注视着我们,前进,前进...

探寻历史留下的痕迹远不停留于纸面,即使硝烟散去,也要去铭记,去传承。面对这一段惨痛的历史,面对日益兴盛的祖国,面对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都可以成为“那一个人”——

那一个擦去纪念碑上尘埃的人,那一个静思默哀国家公祭的人。

那一个纪念馆里讲述历史的志愿青年,那个谨遵国法热爱中华的少年人。

或许几年后我们将奔赴祖国各地,或许我们将走出国门,但请不要忘记,你在哪里,国就在哪里,爱国从来就不只是一句口号,更融于在平日我们的一言一行,积累于平日我们的一点一滴。

牢记历史,背负着历史的痛感,并不是要刺激和培养仇恨,而是要在历史的敬畏中,朝着一个向好的目标坚定前行。让历史的记忆化作奋进的力量,融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谱系,怀揣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忘国耻,奋勇前进。

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感谢周长挚同学的分享铭记,不只是民族的悲怆,还有落后必有亡的训诫:

:纪念,从不宣扬复仇的怨,只为许下复兴的心愿。接下来有请初三年级王瑜涵同学带来的感悟。掌声欢迎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古朴庄重的国家公祭鼎,静静安放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公祭广场上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30万生命被践踏、被杀戮,永远倒在了持续6个多星期的南京大屠杀中。孩童的恐惧、妇女的泣血、老人的绝望......成为这段黑暗历史最令人心痛的一页。国家公祭,是民族苦难的沉痛追思,是国家记忆的深刻固化,是维护和平的庄严宣示。
  勿忘苦难,要加强历史记忆的传承传递。第十个国家公祭日到来前,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12月3日正式启动“我又来看你们了,我岁数大了,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来给你们献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哭墙”前,94岁的幸存者夏淑琴诉说着对亲人的思念其中一位诵读代表、南京传媒学院学生晏子豪还在纪念馆担任志愿讲解员。他说:“诵读这些内容时,联想到纪念馆展厅中的历史照片,更能深刻感受到这段历史的惨痛。86年前,他们也曾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力量,让更多人知道这段历史。”纪念馆里,遇难同胞名单墙上密密麻麻的名字,档案墙上一万多盒历史证人的档案,幸存者照片墙上一双双警醒世人的目光,是对一切违反人类文明、践踏人类尊严、挑战人性底线的侵略暴行的正义谴责和深刻警示。这些已经在历史记忆代代相传中化作了城市的记忆、民族的记忆、国家的记忆。
  勿忘苦难,要感悟珍爱和平的深刻意义。“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但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饱受侵略战争的蹂躏。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从此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再也没有侵略者可以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肆虐。铭记苦难历史,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屈辱史、血泪史中得出的深刻结论。亲历过战争的苦痛,才更深知和平的宝贵
  勿忘苦难,要砥砺开创未来的奋发之志。昔日袁隆平24岁立志解决水稻高产问题,跨越了中国发展中“温饱”的鸿沟;今有青年医生王智超,投身中国罕见病临床研究,跨越了中国罕见病“不愈”的天堑。“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出日升”。吾辈青年,生逢其时,应博学笃志,延续先辈炽热的心血,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把握时代机遇,搏击时代风浪。

大变局的世界和新时代的中国,更需要我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常怀远虑、居安思危,汇聚起家国情怀的磅礴伟力。让我们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强国有我”的昂扬姿态,勇毅前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上,惜时、努力,再奋斗!



:感谢王瑜涵同学,历史的书仍不倦地翻动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呼吁,在古老的版图上回荡不息。

旧日的耻辱不应忘记,明日的成就全在你我之手。

周:2023年南京河西外国语学校体质健康测试赛随着体质健康数据的上传,终于拉下帷幕,在这次比赛中我校有880位同学参加了测试,96位同学在测试中达到优秀,其中初一年级16人,初二年级25人,初三年级23人,高一年级22人,高二年级4人,高三年级6人,在本次体质健康测试赛中优良率达到50%以上且及格率达到95%的17个班级荣获“体质优秀班级”称号,他们是初一2、初一3、初一4、初二1、初二2、初二6、初三2、初三3、初三4、初三5、高一1、高一2、高一3、高一4、高二3、高三1、高三2。

刘:下面有请杨晓庆副校长为“体质优秀班级”颁奖。


周:经过上一周激烈的角逐,我们的冬锻节随着高中部最后一项阳光长跑最后一位同学抵达重点,2023年南京河西外国语学校冬锻节圆满结束。在本次比赛中获得团体总分一等奖的班级有:初一2班、初二6班、初三3班、初三四班、高一2、高一3、高三1,在此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参加本次比赛获得优异成绩的班级表示祝贺。

周:下面有请梁爽副校长为团体总分一等奖班级颁奖;


刘: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向参加本次比赛获得优异成绩的班级、同学们表示祝贺。

周:12月2日举办的南京市高中生劳动技能竞赛中,我校高一1班张胜楠、张雪颐两位同学代表建邺区参赛并荣获团体及个人三等奖,下面有请戚建平副校长为获奖同学颁奖。


刘:祝贺两位同学;

:同学们,历史将复兴的接力棒传给了们这一代人,

让我们继承先烈遗志,用青春与热血谱写出前不负古人,后不负千秋万代的历史新篇章!

合:勿忘国殇,吾辈自强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