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南外·健康校园】“咳”不容缓,预防先行

时间:2024-05-16浏览:10

春夏之交,各种有害病菌繁殖加快,加上气候变化无常,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我们需要增强传染病的防控意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百日咳作为法定乙类传染病之一,具有很强传染性,威胁学生的健康。那什么是百日咳?百日咳有哪些危害以及如何预防?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为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该病病程较长,典型病例可表现为持续2-3个月的咳嗽,故称为“百日咳”。

百日咳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或呼吸道分泌物传播,在人群密集的地方传播途径更容易实现。

百日咳有哪些症状?

1.潜伏期

百日咳杆菌进入人体后的潜伏期为4-21天,一般为7-10天。

2.卡他期

和常见呼吸道疾病的初期表现相同,有流涕、打喷嚏、流泪、咽痛、阵发性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多无发热或初期一过性发热。该期排菌量达高峰,具有极强传染性。持续1-2周。

3. 痉咳期

一般持续2-6周,也可长达2个月以上。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咳嗽末吸气性吼声,常呈“鸡鸣样”,反复多次,可咳出黏痰,昼轻夜重,影响睡眠,且常在咳嗽后出现呕吐。严重者可出现面部、眼睑浮肿,眼结膜出血,鼻出血,甚至可出现颅内出血。新生儿和6月龄以下婴儿咳嗽后还会引起发绀、呼吸暂停、惊厥、心动过缓或心脏停搏。

    4. 恢复期

痉咳逐渐缓解,鸡鸣样吼声逐渐缓解,但阵发性痉咳可持续数周或数月。

    5. 并发症

百日咳的并发症多见于婴幼儿,并发症以肺炎最常见,也可能并发肺不张、气胸、纵隔气肿、皮下气肿、肺动脉高压、窒息和脑病等。

百日咳预防

1.接种疫苗

疫苗接种是预防“百日咳”的最好方法。

2.控制传染源

“百日咳”传染性较强,因此需要尽早隔离患者以预防“百日咳”的流行。凡确诊的患儿,及时进行治疗并按要求进行隔离。要注意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

3.注意个人卫生

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手绢或者纸捂住口鼻,同时注意劳逸结合,合理作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4.及时佩戴口罩

佩戴口罩能有效的避免疾病的传播。

    5.健康生活

膳食均衡,合理作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学校防控措施

1. 落实晨午检、缺课追踪制度

师生出现咳嗽等相关症状,应督促就医,明确诊断,不带病上课。做好因病缺勤病因追踪与登记工作,落实学生诊断及治疗,严格执行复课流程。

2. 百日咳患者要隔离治疗

发病期间应暂停上学、上班,避免与他人接触。针对百日咳病例共同居住者、同班级及其它有关联班级师生开展健康监测追踪21天,有症状者督促及时就医;患病师生返校上课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具复课证明方能复课

3. 积极做好通风消毒

保持教室、食堂等人群聚集场所环境清洁,每天至少三次开窗通风和及时消毒。

4. 加强疾病防治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个人卫生意识

对师生、家长开展百日咳防控知识宣教,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