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尊敬的老师们
丁: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上午好
赵:我是来自初三年级的赵宝一
丁:我是来自初三年级的丁天豪,很荣幸由我们来主持今天的晨会,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今天的升旗手。
赵:一位是来自初三年级的林驰涛,他性格活泼开朗,乐于助人,热爱运动。在班里担任数学课代表一职,平时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帮助同学解决难题。他的近期目标是期末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他的座右铭是:不怨天,不尤人。
丁:另一位是来自初三年级的范乃齐,他在班级中担任班长一职,是老师的好帮手。在课堂上他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在课余时间他爱好广泛,热爱体育锻炼,如篮球,羽毛球,跑步等。他对自己的期望是在以后的学习中每天都能有进步,争做优秀学生。他的座右铭是“永不放弃,因为正是在彼时彼刻,转机才会出现”。期望他以后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
赵:同学们,今天是12月9日。89年前的今天,北平爱国学生的声声呐喊,洞穿了日本帝国的罪恶阴谋,促成了中华民族的深刻觉醒。
丁:1935年的寒冬,数千名学生走上街头,举行抗日救国示威游行。他们手无寸铁,却无惧生死,誓要踏破黑暗,力求救民族于危亡。这就是可歌可泣的一二九运动。
赵:一二九运动已经过去整整89年。在这89周年之际,我们纪念它,不仅是缅怀过去,追念先人,更是为了让我们永远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丁:周恩来总理曾说:“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只有爱自己的祖国,我们的民族才能成为最富强、最不可战胜的民族。下面有请初三年级王姝月同学给我们带来演讲,掌声欢迎。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初三年级的王姝月。我今天要演讲的题目是:‘铭记历史,面向未来----’纪念一二九运动
89年前的今天,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完整”永载史册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运动。1933年1月,日军攻占了山海关,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了中国华北地区。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了‘华北自治运动’,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的危机。1935年12月9日,严峻的形势使北平的学生们痛感‘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在国家存亡的关头,在民族生死的毫发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地爱国学生纷纷高举爱国旗帜,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进行了一场全国各界响应的抗日救国运动。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抗强权,迎寒风,抗日怒火像火山般爆发; 这些赤手空拳的青年学生,用自己的的爱国情怀和青春豪迈,喊出了从“九一八”以来积压在人们心头的声音, “一二九”三个字至今闻之仍然铮铮作响, 那场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以北平为原点,以救亡图存的理想为半径,在神州大地上画了一个圈。是他们振臂高呼,热血横洒,促使了反动派的妥协,促使了民族的觉醒;是他们以实际行动,展示了青年学生的热血豪情;以大无畏的勇气,诠释了青年学生的意气风发。
这场运动让日本侵略者胆颤心惊,也使全体中国人精神振奋,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勇于抗争的斗争精神。作为中国人,我们不应该忘记这段历史;作为新世纪的中国青年,更应该牢记这段历史。历史的警钟时刻长鸣我们耳畔,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该用怎样的行动诠释青年学生的意气风发呢?每个人都应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馈家国的教育与培养;以满腔的热情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光荣传统,奋发图强,热爱祖国;以青春之我们,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作为当代莘莘学子的我们,一定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沿着党指引的道路继续奋勇前进。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是我们的青春和使命;无愧于时代的召唤。
同为学生的我们, 是否感受到这份深沉的力量,让我们铭记历史,面向未来;好好学习,胸怀天下;在今天的“一二九”,让我们携手在追忆先辈的爱国情怀中扬帆起航。爱我中华,未来的世界一定属于我们!
赵:感谢王姝月同学的精彩发言。
丁:迟暮的孤鸦仍在天空盘桓,隐约的枪声渐渐沉入云间。这个夜晚,注定在恐惧中无眠;这个夜晚,注定在黑暗中绵延。历史终究记住了——1937年12月12日晚,暮色来临的南京。
赵:1937年的12月13日至次年年初,六个星期的屠杀扫荡全城、震惊寰宇。日本帝国主义的猛兽撕扯在中国东南,涌血的伤口上,是白骨露於野,是千里无鸡鸣。黑黑的浓烟下,是一个苍凉的中国。
丁:下面有请初三年级王铭菲同学带我们一同回顾那一段历史。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初三年级的王铭菲。我今天要演讲的题目是:勿忘国耻珍爱和平
金陵城下祭亡灵,耳畔犹闻怨泣声。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一个让国人刻骨铭心的日子。1937年,侵华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六周的大屠杀,30万同胞惨遭杀害。此刻我们伫立在国旗下,怀着沉痛的心情缅怀逝者,让我们永远铭记这历史上黑暗的时刻。
87年前的那一天,南京城的天空被战争的阴霾笼罩,和平的阳光被血腥的屠刀所遮蔽。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了滔天罪行,他们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30万同胞在这场浩劫中失去了生命。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永远无法抹去的阴影,永远不能忘却的伤痛。
国家公祭日,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纪念,更是对和平的呼唤,对正义的坚守。它提醒我们,历史不容遗忘,伤痛需要抚平,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从这段历史中汲取力量,坚定信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回顾历史,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公然违反国际条约和人类基本道德准则,是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无数暴行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例。在那场浩劫中,无数生灵被残忍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这场灾难,不仅是对中国人民的极大伤害,也是对全人类文明的极大践踏。
铭记这段历史,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斗志,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平,更加坚定地追求正义。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警醒未来,让这样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珍爱和平,振兴中华。南京大屠杀的惨剧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珍贵。我们要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维护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最后,让我们再次向那些为国家、为民族英勇献身的先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谢谢大家!
赵:感谢王铭菲同学的发言。铭记历史,是为了悲剧不再重演;悼念伤痛,是为了振奋精神去迎接明天。
丁: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竞赛不仅增强同学们的劳动意识,更有助于培养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赵:在南京市中小学生劳动技能竞赛(高中组)的比赛中来自高一国际班的罗浩鑫、钱可轩同学分别荣获南京市二等奖、三等奖;
丁:在建邺区中小学生劳动技能竞赛中,来自初一3班的孙济然、高奕然、初一4班司徒雨荨荣获一等奖,初一1班沈子淇、初一3班王苡薇、徐浩哲、夏悦然、初一4班韩墨、朱妙涵、初一5班夏睿泽、以及高一2班苏梓瀚、吴芮莹、谢宇航、夏子韩获得二等奖。
赵:下面有请梁爽副校长、杨晓庆副校长为获奖同学颁奖。
丁:祝贺以上的获奖同学。
赵:在11月常规月评比中,许多班级表现优秀,其中获得一等奖的有:初一3班,班主任韩苏老师,优秀学生干部吴菲凡;初一5班,班主任刘莹莹老师,优秀学生干部屈宗铁;初二3班,班主任王美娟老师,优秀学生干部寇顺博;初二4班,班主任张婷老师,优秀学生干部姚羽桐;
丁:初三2班,班主任谢易璇老师,优秀学生干部滕田千一;初三5班,班主任方旭雯老师,优秀学生干部钟雨妍;高一3班,班主任刘姝娴老师,优秀学生干部谢一凡;高二1班,班主任张泽鹏老师,优秀学生干部张梓系;高二2班,班主任吴恩慧老师,优秀学生干部王思颖。
丁:下面有请张培成校长为获奖班级颁发流动红旗。
赵:祝贺所有获奖班级。
丁:同学们,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墙上刻有这么几句话“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得以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
赵:十二月十三日,作为中国人,作为南京市民,我们要将这一天铭记于心,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为了怀念逝者,砥砺奋进,用双手创造强盛未来。
丁:十二月的大地分外辽阔;十二月的苍穹分外高远
赵:十二月的激情分外澎湃;十二月的心灵分外纯洁。
丁:如今,祖国已日渐繁荣昌盛!我们需继承先辈的革命精神,将满腹悲伤化为向上奋进的一腔热血,建设更加强大的祖国!
合:告诉世界中国已在东方崛起!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