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快讯  校园新闻

【端午浓情 · 逢考高“粽”】南京河西外国语学校开展“ 暖心迎考 一举高‘粽’ ”系列活动

作者:刘瑞川     发布时间:2025-05-31     浏览次数:11 

蒲艾簪门,粽香盈袖,仲夏的风掠过青石板路,将千年的民俗画卷轻轻铺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端午节承载着千年的文化记忆与精神传承。值此中考、高考来临之际,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丰富多彩的传统民族节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为初三、高三学子们加油鼓劲,南京河西外国语学校开展了 “暖心迎考 一举高‘粽’” 系列活动。



同学们亲手包粽子、缝制香囊、制作非遗手作,向即将参加中考和高考的初三、高三学长们传递了美好的祝福。在活动期间,各班的家长代表、双闸街道新月社区代表以及轼学堂社区文化发展中心老师们也走进校园,与同学们一起共享端午文化。


香囊缝制:一针一线寄温情

5月26日,香囊缝制活动在欢声笑语中展开。初一、初二的教室里针线穿梭,巧手翻飞。在老师悉心指导下,同学们兴致盎然地开启传统手工艺之旅。面对穿针引线、装填艾草、藏针收口等工序,大家起初自信满满,以为不过小菜一碟。然而当银针在指尖打滑,丝线屡屡缠绕时,才发觉看似简单的步骤暗藏玄机。这些挑战却未消减热情,教室里很快漾起此起彼伏的交流声。



同学们相互分享技巧:你帮我固定布料,我教你调整针法,互助氛围愈发热烈。印着精美纹样的布料在指间舞动,纵然手法生涩,每一针每一线都倾注着专注与耐心。


随着艾草的清香渐渐弥漫,经过近一小时的精心制作,一个个承载着平安吉祥寓意的香囊终于诞生。这些凝聚着巧思与汗水的作品,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让大家在实践中领略到传统针线文化的独特魅力。


粽叶翻飞:一粽一情祝金榜

5月29日,学校食堂内粽香四溢,热闹非凡。活动伊始,轼学堂社区文化发展中心的老师化身 “文化引路人”,从端午起源的历史典故讲起,生动阐释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结合实物展示,详细介绍山菠萝等草药在端午时节驱虫辟邪、祛湿解毒的药用价值;还分享了佩香囊、挂艾草等传统习俗。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同学们对端午节有了更立体、更深入的认识。



随后,各班级以小组为单位,在班主任、家长以及社区代表们的带领下,正式开启了包粽子的学习之旅。一开始,同学们跟着示范步骤,小心翼翼地把粽叶卷成漏斗状,接着往里面填入糯米,用勺子轻轻压实,再仔细地封口、扎捆。大家学习热情高涨,眼神中满是专注。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同学们逐渐掌握了包粽子的技巧,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变得得心应手。翠绿的粽叶在同学们手中灵活舞动,仿佛是灵动的精灵。没过多久,形态各异、鲜绿可爱的粽子便摆满了桌面,有的是规整的三角形,有的是独特的四角形;有的饱满敦实,有的小巧精致。



翠绿的粽叶在同学们手中灵活舞动,仿佛是灵动的精灵。没过多久,形态各异、鲜绿可爱的粽子便摆满了桌面,有的是规整的三角形,有的是独特的四角形;有的饱满敦实,有的小巧精致。


与此同时,非遗手作 “中药饰品” 包挂制作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在轼学堂文化发展中心老师们的耐心指导下,同学们满怀热情投入创作,他们用细绳将圆润的木珠与形态各异的中药材巧妙串联。指尖轻捻,绳线流转,木珠与药材错落交织,在同学们灵巧的手中逐渐成型。原本朴实无华的中药材,在木珠的映衬下,宛如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大家围坐在一起,时而专注制作,时而分享心得,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不久,一个个精美别致的中药挂饰便诞生了。这些挂饰将中药材的古朴韵味与木珠的自然质朴完美融合,让古老的中药文化在青春创意的点缀下绽放出别样光彩,整个活动现场洋溢着传承与创新交融的温馨氛围。



暖心祝福:一情一愿暖人心

晚自习时,毕业班的同学们在教室里首先观看了全校各班同学为他们精心录制的励志加油视频。紧接着,初一年级的学生代表们进入教室,他们手中捧着精心准备的粽子和香囊,向即将迎来中考和高考的学长学姐们献上了充满深情的礼物。



热腾腾的粽子,包裹着柔软的祝福;淡雅芬芳的香囊,盛满了美好的愿望;每一句祝福的话语,都深深地触动了学长们的心。相信初三和高三的同学们定能怀揣这份祝福,斗志昂扬、精神饱满地迎接这场意义重大的人生考验。



淡淡的粽叶香气中,蕴含着世间深厚的情感。通过这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同时也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最后,祝愿初三、高三的学子们,以笔为剑,以梦为马,在考场上披荆斩棘、乘风破浪;愿你们六月执笔,书写辉煌,金榜题名,捷报频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