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快讯  校园新闻

【河西南外·暑期教师研修】探索脑科学奥秘 赋能创新人才培养

作者:刘瑞川     发布时间:2025-08-24     浏览次数:10 

2025年8月23日上午,南京河西外国语学校特邀脑科学教育专家杨海燕教授,于学校一楼报告厅开展了一场题为《脑科学与人工智能驱动的未来教育》的专题讲座。南京河西外国语学校各位领导及全体教师共同参与了本次培训。


杨海燕

北师大基于脑科学的学习能力提升项目中心主任,脑智未来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儿童认知能力发展与学习的研究。核心参与建立全套中国儿童学习能力测评系统,以及训练课程体系,高中生学习潜能、学科偏好和学情分析系统等。以上实践成果已经在全国多个区域和几百所学校广泛运用。


这场讲座从多角度探讨了如何将脑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为一线教师打开了新的思路。讲座指出,创新思维是一种直觉而非单纯的逻辑推理过程,它需要特定情感的伴随,并建立在认知基础之上。这让教师们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仅要关注知识传授,更要营造有利于直觉思维产生的环境。


第一场会议结束后,部分领导、初一和四年级全体班主任、体育老师赴行政楼七楼参与了第二场会议,由专家蒋双花为大家介绍基于脑科学的学习力目标结构模型,并布置了一系列教学计划和任务安排。


蒋双花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北师大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组教师,曾参与修订北师大版《脑与心理发展》教材,并负责全国教师培训,赋能教师改变教师教学理念和方法助力学生学习力的提升具有多年的中小学教学经验,并主编多本广受认可的中小学素养教材(《尊重》《责任》《理性》《公民行动方案》等)课程一线推行成效显著。


蒋专家从神经教育学角度指出,人的智能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在基因和环境作用下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这意味着教育者需要理解脑发育规律,因“脑”施教,为不同特点的学生提供适宜的发展途径。


两场培训让教师们深刻认识到:教育应从知识的传授转向大脑潜能的开发;好奇心是创新的基础,教育要保护并发展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创新评估不是一把标尺,应该多元评价,让每个孩子的特长都能得到发挥。


通过这次学习,教师们不仅了解了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更掌握了将这些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的方法。大家纷纷表示,将在新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尝试应用这些新知,为培养创新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用科学的方法启迪学生心智,为未来社会培育更多创新型人才!